文人玉牌第一人——易少勇(本府独家爆料大师多组生活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创立天蜀派阴刻绝技的易少勇,身处中国玉雕界最高端的核心,万人瞩目,名满天下,多年来却能保持一份恬淡的心境,潜心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每年仅能制作三、四件作品,实为当代玉雕界的大隐。


易少勇,字天蜀,籍系重庆,1961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在玉雕界,易少勇几乎属于传奇式的人物,被誉为“文人牌第一人”,他的“天蜀”玉牌“书法造诣,堪称一绝”。



易少勇大师莅临有儒玉府即兴挥毫:食不可断粮,品焉能缺玉。


1978年,易少勇怀着对玉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爱好,成为上海玉石雕刻厂车间里的一名小学徒。在厂期间,他师从钟建琳学习炉瓶雕刻制作技术,对造型、平面、弧面的处理悉如己掌,从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北京-大宅门


他抱着对制玉的执著和热爱,汲古而不泥旧,推陈出新,不论在玉牌造型或是整体布局上,均追寻一种非常自我,属于易少勇的格调,他将各种书体的字表现在各式造型的玉牌中,有时亦将诗句与画意相融,创造出一种淡雅细腻的神韵与趣味。正是这种特殊的韵味,使他的作品中散发出一股在古人或是当代玉牌中前所未见的“气质”,再加上自成一格的造型,从视觉感官上,已经跳脱出一般人对玉牌的刻板印象。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易少勇的雕刻作品被一家台商看中,并高价请他雕刻了一块白玉。自此,他悟出了自己的潜能,开始迷上了白玉雕刻,并且对玉牌制作产生了强烈的欲望,立志在白玉牌上有所建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十年磨一剑。当易少勇把他的创作精品一次次输送到外界的时候,全国各地的玉石商们都不约而同相中了他的作品。他的名气与日俱增。2004年,易少勇当仁不让地荣获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柬埔寨海边

易少勇以玉为纸,以琢代书,刻画艺术,方寸之间雕琢历史,其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线条遒劲变化,技法娴熟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令人叹为观止。形成了独有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韵味,造就了集书法与玉雕相融合的“天蜀牌”的概念与风格,填补了中国玉雕史上阴刻玉牌的空白。观赏易少勇的作品,一股清新淡雅、诗情画意之风扑面而来,让人赏心悦目……


易大师新作《白玉知春》牌,获2014年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金奖


易少勇的玉雕作品充满文人之风、书卷之气。他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我玉牌上的诗、书、印、画、梅、兰、竹、菊,都是中国人所推崇的,被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描述过。我常和古人对语,潜心钻研他们的理论,用到玉雕创作上来。”因此,易大师的玉雕作品有一种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模仿宋代“文人画”的提法,我们不妨称易大师的作品为“文人玉雕”。


《常相伴·静添香》牌,获2012年扬州“百花玉缘杯”金奖


初次见到这件作品,是在2012年扬州的“烟花三月节”上,当时乍一看时并无太多的触动,只是觉得其料、其工弥足珍贵。再次细品把玩之下,心底不由地升腾出一股宁静,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淌过心田,如此清心、淡雅,那阵阵回甘,仿佛要用一生去辗转……

作品正面以刀代笔刻画枝干遒劲的腊梅与根部丰满、花开清丽的水仙。这一刚一柔,一艳一雅的两种花儿,透过大师浸淫数十年的玉雕功底和艺术造诣,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对腊梅枝干的雕刻技法上更是其力道火候体现,只见刚劲细密的线条中透着生命的无限张力,正所谓:“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低头嗅之,几可闻香。

纵观历代《玉牌》大多延用明代陆子冈模式,正面浮雕人物或山水,反面阳刻诗文,易少勇说,吾今制玉牌,就取其意,但更重触感,然用阴线代之,作品追求清、雅、精、细之风格,以小见大,取材山石、花木、用各种画面配以各种字体,以表现中国传统题材的含义和意境,力求使其形式,工艺效果、韵味融为一体,然书画同源、素雅得体、相得益彰。玉牌融玩玉、品画、读诗、赏字为一体,行方寸之间,蕴大千前景。经过不断实践,潜心琢磨,将阴线工艺不断完善,使之在玉牌中多一种形式,为赏析多添一份雅趣,阴线工艺讲究刀法、笔意、以刀代笔,既有鉴刻之意,又显笔促之韵,尚好阴线玉牌如手握凝脂,细观若身临其境,再品犹与之对话之心境,一景风情书握手心,惬意之气油然而生。


台湾“问天”


易少勇的玉雕创作极重意境。他说:“我是用心来进行玉雕创作,造成一种清雅、含蓄的意蕴。中国的工艺美术就是要讲意境,留白是意境,散点透视,对角透视,阴刻阳刻结合,刚柔相济,都是为了营造意境。”易少勇的玉雕书画,具有空灵清逸,韵致淡雅的鲜明风格,成为中国玉坊的“逸品”。正如唐代诗僧皎然所说:“今古逸格,皆造其极妙矣。”



《兰香》


造型呈现完美的“S”型,山石中一束兰草清雅有韵,卓姿摇香,静谧传神,暗香袅袅远近可闻,熏风久漫空谷生馨,与背面明代“吴中四杰”之一张羽的《咏兰花》:“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诗文前后呼应,文辞典雅,朴实含华。

易少勇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对于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易少勇有一番精辟的阐述,玉器也如此。


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易大师总是透着一份热爱、专注和执着。


本着“品有三口,唯心至之”的艺术信条,从一名学徒到今日的玉石雕刻大师,屈指算来,易少勇已走了近40年!他40年与玉相随,在方寸之间书写着自己的心碑。而今,40年来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肯定,这令易少勇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也激起了他对祖国玉雕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如今,他想到的不仅仅是个艺术,他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让玉雕艺术发扬光大。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玉器作为古董之列的艺术品,必将有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由此看来,对自己、对艺术、多市场。易大师非常有信心。



陕西法门寺广场喂鸽子


对于业界的赞誉,易少勇感到很欣慰,他开创了阴刻玉牌的先河,值得称道的是填补了阴刻玉牌书画的空白。确实如此,易大师已成为海上玉坛创流派的名家,有人把他的阴刻玉雕书画称为“千古一绝”。盛名隆誉没有使易大师固步自封,他对艺术更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说:“只有体现了我满意的作品我才落款,我要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



泰国-金佛山


现在的易少勇,华发早生,额头上被岁月刻下了条条沧桑,瘦长的脸,单眼皮下的小眼睛里放射出充满灵气和智慧的光芒,衣着休闲随性,既外露着易大师为人处世的随性,也散发着他对玉雕艺术的满腔执著和热忱。回首来路,易大师深感“学海无涯”必须“苦作舟’,轻舟绕过万重山,从而到达新境界的彼岸。他说苦即为乐,苦书才能甘来。



自比爱因斯坦像


易少勇作品数量实在太少,他每年仅能制作三四件玉牌,至多再做几枚灵秀的白玉小印等杂件,如此之少的产量,在当今玉雕界,显得极为另类。作品数量少,主要是因为易少勇对创作要求极严,玉牌上的每一笔均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刀,每一刀从什么角度下,弧度是多少,一幅画面需要几笔构成、画面的平衡感、书法的间架结构等等,都需要进行反复思索和推敲。



易大师平日里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


易少勇嗜玉如命,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情感。易少勇是个爱玉的人,不是爱财的人,所以自己的作品不愿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无奈,易少勇在圈内名气实在太大,找上门来的藏家很多,见到易少勇手中的玉牌,就问卖不卖。易少勇当然不想卖,但是藏家就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加价,盛情难却,只得忍痛割爱,转授收藏。所以,易少勇作品的价格,都是收藏家们给他定的,不是他自己定的,这在中国玉雕界绝无仅有。



香港维多利亚港湾


时至今日,易少勇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雕语言,当今玉雕界虽然模仿易少勇的天蜀派技法已经成了时尚潮流,但由于个人技法技艺、艺术素养、阅历沉淀的不同,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达到易大师的技法风格。


《清净养德》牌,获2011年扬州“百花玉缘杯”金奖


对于作品数量少的问题,易少勇表示,自己的态度是宁缺勿滥,创作一件艺术品要有三个责任:对严重稀缺的羊脂白玉负责,因为它是上天赐予的不可再生的;对收藏家负责,尽管自己降低一些创作的标准,藏家也看不出来,但绝对不能这样做;对自己的艺术负责,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是精工细作,都必须有突破,绝不简单重复。



有付出才有收获,必须有更大的付出,以取得更多的收获。易大师还说:”太白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句,只有不畏艰难,不屈不绕,蜀道变通途,双手挚青天。吾是蜀地之后,取“天蜀”为号,本意如此。艺无止境,路远漫长,,展示当代玉雕风采,吾辈责无旁贷,必将为之不懈,为中华民族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追寻。

末了,随附几幅易大师手书稿,领略惠存!


易少勇大师关于“天蜀”作品署名的解释和声明。



【易少勇大师2004年——2014年十年个人殊荣】


个人荣誉: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

上海玉石雕刻特级大师。

海派玉石雕刻特级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上海神工价值人物。


作品获奖:


2004年《三清一品》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金奖。

2004年《心经》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银奖。

2004年《玉骨同妍》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2004年《岁寒三友》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2006年《玉骨含香》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金奖。

2008年《子冈牌》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8年《白玉章》获中国玉器“百花奖”最具工艺奖。

2008年《仙影》获上海首届玉雕“神工奖” 特别创意金奖 。

2008年《玉露》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铜奖。

2009年《常伴》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9年《自有春风消息》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金奖。

2010年《长乐未央》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2010年《竹兰弄影》获上海第三届玉雕“神工奖”金奖。

2010年《长宜相伴》获中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银奖。

2011年《清风高节》获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金奖。

2011年《清静养德》获扬州“玉缘百花杯”金奖。

2012年《常相伴、静添香》获扬州“玉缘百花杯”金奖。

2012年《竹摇清影》获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 金奖。

2012年《醉月寻花》获上海第五届玉雕“神工奖 ”创新金奖。

2013年《心归造化》获上海“玉龙奖 ” 金奖。

2013年《如玉天成》获中国玉器“百花奖 ”金奖。

2013年《天姿千秋》获上海第六届玉雕“神工奖”金奖。

2014年《知春》获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金奖。

2014年《清风依然》获上海第七届玉雕“神工奖”金奖。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