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分享】小番茄游柬埔寨:失落的文明—吴哥游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以下内容来自父母邦官网:

吴哥窟,一座展现了近千年前吴哥统治王朝的辉煌文明、而后隐秘在丛林里数百年的石雕王国,于十九世纪被一名法国探险家发现,他的精美、宏大、无与伦比的气势震惊世界,被称为亚洲四大历史古迹之一。我的史地虽然学得差,当年教科书上所绘的吴哥窟的画面却很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能够有机会近距离的膜拜,我们当然求之不得。出发的那天傍晚,成都的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晚霞,一架飞机从空中划过,留下一条金色的轨迹。

上一次在机场的肯德基,是去年到泰国的时候,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小番茄也跟着我们东奔西跑了许多地方。

临行前做功课,才认识了这个字“暹”,读xian。

和去年一样,静静地看着书,静静地等待着飞机出发啦!


知道柬埔寨是个“小费的国度”,攻略上很多都有讲述入海关时需要付给小费,否则会被刁难,当然英语够好也可以义正言辞地谴责一番,或者内心够强大也可以一直装傻过关。导游介绍柬埔寨经济落后,即使是机场海关人员的收入每月也就50-60美元,所以小费是被默许的,入关时每人需要付给1美元或10块人民币。下飞机时同事给忘了,英语也不灵光,正迷糊着怎么海关人员对其哇啦说了一通,然后扔给一张莫名其妙看不懂的表让填,被大家提醒后恍然大悟,很高调地夹着一张“小费”后顺利放行。




酒店的早餐比想象的丰富许多

我们的房间

、现任国王—他的儿子西哈莫尼的照片

酒店的游泳池——未来的几天小番茄每天游泳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终于成功地把自己嗮成了一个小黑妞

房间外的暹粒,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夕阳中。


柬埔寨,这个充满悲情的国度,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纷争,,其中包括很多知识分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更遗憾的是,在当时红色高棉暴力肆掠的时候,国际社会竟然没有谁站出来谴责、制止,柬埔寨成了国际社会的“弃儿”,一个被遗忘的国家。

如今的柬埔寨刚刚告别战火十几年,虽然暹粒还是有很多高级酒店、宾馆,也有有钱人,但所及之处无不让人感到战争带给这个古老的国家多少无法弥补的伤痛。


柬埔寨的地图就像一只“绵羊”,欺负他最多的就是邻国泰国,从之前的54个省份被渐渐蚕食成现在的仅24个省份



9月柬埔寨进入了雨季,漫天的乌云,雨说来就来,这样的情景,倒很适合我们今天参观的主题——洞里萨湖。导游介绍说,每年的雨季,即5月-11月,喜马拉雅山的冰雪开始融化,下游的湄公河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于是河水倒灌洞里萨湖,使得后者的水位高达9米,湖水面积达到16000多平方公里;到了旱季,也就是12月-4月,湄公河水位降低,当它的水位下降至低于洞里萨湖的水位时,洞里萨湖的湖水开始流入湄公河,这时它的面积会急剧缩小到2700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只有1米。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这种特点的水系。除了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重要地位,柬埔寨人吃的所有鱼类,75%都来自这个湖泊,摄取的蛋白质有60%也来自它的供给。

而对于那些世居水上的人们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湖泊,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这里住着一个越南难民村,船是他们捕鱼的工具,更是他们的家,没有国籍、不懂柬语、没有文化技能,只有终年生活于动荡的船上。


越南援建的学校,是这一带最好的建筑

水上的寺庙

盆子也被自如地运用成了交通工具



村子里的庙宇、学校、集市,都建在船上,连猪都养在水上


虽然来之前看了很多图片,但真真切切地踏上千年之前的这片石头城时,还是无比的震撼。整个小吴哥和中国古建筑一样,讲究对称,外围是一圈护城河围绕,正中是由七头蛇的图腾引领的五百多米的石头大道,路的尽头便是吴哥塔,柬埔寨国旗上的标志。

如今的石头路早已饱经风霜、凹凸不平,遥想八百多年前的宋朝,一名温州商人正是踏着这条路,看到了当时刚刚兴建的小吴哥,来之天朝的他一定也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回国后写下了《真腊风情记》。而世事难料,在泰国人的进攻下,盛极一时的王朝走向衰败,被迫迁都金边。

为了不让泰国人觊觎这座精美绝伦的石头宫殿,吴哥人下了魔咒。从此,这座宫殿无人敢及、被遗弃在丛林里数百年,森林的树蟒渐渐将其吞噬,人们都已经不相信它的存在,直到十九世纪一个法国探险家无意中读到了那本《真腊风情记》,循着书中的记述,经过艰苦的探寻,终于发现了它,才让我们今天有幸目睹到它的芳容。


蛇是柬埔寨的图腾,柬人自认为是蛇的后裔,各种蛇的形象出现在每个角落。

古高棉人没有象古罗马人那样的建筑拱券结构和穹顶结构的技术,石建筑都是垒砌而成,建筑物的跨度和进深都受限于石材本身的规格,因而整个建筑群没有大型的建筑空间,而且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缺陷,经历几百年风雨剥蚀,很多石块都倒塌坍落,修复起来绝不容易,有些甚至无从修复。

千年之前,吴哥人是如何搬运、雕刻这些沉重的石头的,使吴哥塔如花一般绽放?

记得我在北京游记里提到过很希望看到雷暴天气中的故宫,那会更加增加历史建筑的厚重和沧桑感。很幸运,我们在小吴哥就遇到了这样的天气。阴霾的天空压低着云层,静静站在吴哥窟,犹如时间静止一般,身边一切喧嚣嘎然无声,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在砰砰作响,仰头看着那些残败的建筑,它正用自己饱受无数战火摧残的身躯向世人哭诉着它所看到的一切。


雨过天晴后的吴哥窟



因为贪恋着落日余晖中的小吴哥,回到暹粒城中时天色已晚。今天的晚餐是在一家朝鲜餐厅,食物无甚可表,但是“佐餐”的那几位朝鲜姑娘真是不错,不仅长相甜美,而且能歌善舞,更绝的是:我观察到她们结束一个节目,从舞台返回后台的途中,顺手抄起餐桌上需要回收的餐具,款款而去......


大吴哥城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9世纪末,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扩建而成。因他信奉,所以都城紧挨吴哥窟(小吴哥)。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没有搞清楚大吴哥与小吴哥的关系,这次终于明白了:大吴哥(吴哥城—AangorThom)是高棉古都,占地9平方公里,成正方形布局,其中包括各朝建立的一系列遗迹,如巴戎庙(BayonTemple)、十二生肖塔、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利泊王坛(LeperKing)、大象坛(TerraceofElephants)等等。

而小吴哥(吴哥窟—AangorWat)是位于吴哥城外南面的一处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性的建筑群,是整个吴哥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除了小吴哥,在吴哥城外还分布着另外一些著名的吴哥古迹,如塔布龙寺(TaProhm)、圣剑寺、茶胶寺、周萨神庙、巴肯寺(Bakheng)、达松将军庙(TaSom)等等。参看下图,可以大概了解整个大吴哥地区的古迹分布。

昨天我们瞻仰了吴哥地区最具震撼力的小吴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会参观吴哥城以及它周边的其他古迹。总的来说,现存的吴哥文化遗迹,绝大部分都是宗教祭祀性质的建筑,而且清一色的全部是石构建筑,可以说这里完全是热带森林里的神秘的石头世界。

每年的五月至十一月是柬埔寨的雨季,这个季节的吴哥不是酷暑难当就是大雨滂沱。昨天我们已经体验到了这两种气候:上午的大雨让洞里萨湖的渔民村更显悲怆,下午的骄阳和转瞬即至的阴霾让小吴哥更加让人感觉变幻莫测神秘。今天早晨醒来时,窗外已是雨声一片,与其他团友相比,这样的天气到是我乐意看到的,虽然打着伞对照相来说比较困难。

塔普伦寺(TaProhm,又译塔布龙寺)位于吴哥窟东面,是大型的石头堆砌而成的寺庙,吴哥遗址中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建于12世纪末,是贾雅瓦曼第7个国王为纪念他母亲而建造,也叫“母庙”。

1186年,高棉国王Jayavarman在吴哥城胜利门的东南方修建了带有古典巴戎风格的塔布龙寺,以祭祀他的母亲。塔布笼寺完全按照具有庙宇和修院双重功用的神殿修建而成,而且在当时还配有高僧、祭司和舞女。当19世纪法国人重新发现这里时,最终放弃了整修而保持了最初的模样是因为整个寺庙被一种当地人称作蛇树的卡波克树(Kapok)粗大的树根茎干盘结缠绕,粗壮得发亮的树根树茎伸到屋顶,缠上梁柱,探入石缝,裹起回廊,攀上门窗,它们无所不在,几乎与庙宇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可能一定程度的破坏了寺庙,但肯定也一定程度地支撑了寺庙,到了今日更是再也无法将它们分开。



塔布龙寺中的神殿内部,空间很狭窄,大约3米见方,而且没有屋顶,很奇怪,难道当年的高棉人连“叠涩”技术也没有掌握吗?墙上有很多核桃大小的孔,据导游讲是当年镶嵌宝石留下的。



这棵卡波克树已经将建筑完全包裹起来了


从塔布龙寺出来,接下来是中国援助修复的茶胶寺,今年的4月MrHu访问柬埔寨时还来此参观和看望参与工程的中方人员。自从吴哥地区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这个地区的许多重要的古建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领下,由不同的国家帮助修复,每个国家承包一座建筑。已有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参与了抢救性维修。



雨雾中的茶胶寺


沿着陡峭(近70度)的阶梯爬上茶胶寺的神塔下望,整个寺庙遗迹包裹在层层叠叠的茂林中



前面说过,高棉人自称蛇的子孙,所以,但凡城门和重要建筑群落的主入口处,总有巨大的7头蛇或者9头蛇造型的石构栏杆。在特别重要的场所,栏杆长长的蛇身由许多半蹲的武士合抱,比如在吴哥城的几重城门处以及圣剑寺的入口处。





从圣剑寺出来,大雨愈加滂沱。面对一处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景点,同事们意兴阑珊,决定取消荳蔻寺、涅盘宫、达松将军庙的游览。有点可惜荳蔻寺——五座排成一列的红砖尖塔以及吴哥地区所独有的尖塔内的红砖浮雕。于是,再次返回暹粒市区,到一家“柬餐”吃午饭,味道就不说了,反正一群人又消耗了不少的“老干妈”和“饭扫光”。饭后回到酒店休息,雨仍旧没停,虽然不用陪着小番茄去游泳,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但也为下午的“巴肯山日落”感到担忧。午睡起床,天已放晴,但去巴肯山时间尚早,决定让导游带去暹粒一家工艺品公司——Artisansd'Ankor看看。这家公司在柬埔寨农村建立工作室,帮助农村青年通过接受公司的技术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在类似暹粒这样的旅游城市,学习柬埔寨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是这家公司的主业,象我们参观的这家公司,就招收了好几十名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其中有不少聋哑青年,从事传统绘画、木雕、石雕及金属制品的学习和制作。

正在工作的石雕工人

石雕制品的制作工序展示


木雕佛像成品——49刀一个。这里的工艺品其实在暹粒其他地方都有售,但是考虑到支持一下这里的聋哑青年,我们大都花费了几十刀购买了一些纪念品。


不知从何时起,巴肯山的日落成为吴哥地区著名的景色之一。网上无数斑斓壮阔的照片让我们也满怀向往。两天来的阴雨天气和导游的警告,让我们的希望几近破灭。但是,不知是团里哪位大侠人品爆发,让上午还大雨滂沱的天在下午变得晴朗起来。虽然空中积着大片的云团,不太可能看到清晰的日落,但也可以鸟瞰夕阳和晚霞下的吴哥。

巴肯山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位于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吴哥地区唯一的制高点。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后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

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座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


人们翘首以待,尽量在拥挤中找到一个安逸的位置,等待夕阳下斑斓景色幻灭那一刻的震撼


从巴肯山上向东南方向眺望,可以看到吴哥寺高耸入云的佛塔


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那一端的云层中,我们跟随人群小跑着下山,和山下的同事们汇合,回到市区,到一家大型的自助餐厅吃饭。这里也有柬埔寨传统歌舞表演,边吃边看,一顿饭吃完,节目居然还没上演几个:柬埔寨传统歌舞的节奏实在是太过舒缓了,当你不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典故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晚饭后,我们去暹粒市区的老市场附近转了转。去之前还以为所谓的“老市场”是当地人日常生活解决柴米茶油的地方,去了才发现就是专供游客选购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的地方。我们对此兴趣不大,仅买了几块香皂和两包当地特产——棕糖。



在崩密列,你可以看到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它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崩密列的规模几乎与吴哥寺一样大,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甚至周围有同样宽阔的护城河。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是与吴哥寺一样重要的宗教圣地。


但这里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无法尽览全貌。由于比较荒僻,丛林的神秘气氛在断裂的柱石、坍塌的墙壁间弥漫,大有探险的味道。可惜的是,由于保护不力,崩密列的很多雕塑已被盗走。


回复游记,可以查看爸爸妈妈自己发的旅行游记

回复旅行贴士,可以了解旅行酱为大家准备的旅行小帮手

回复酒店,可以查看父母邦近期优惠酒店套餐

回复内容旅行酱会时时更新哦,保证大家不会一直看到重复的~


父母邦家庭旅行是专为大盆友、小盆友、小小盆友准备的旅行全家出游旅行指南,每日发布旅行攻略,家庭旅游小贴士,优惠资讯。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父母邦家庭旅行】,或是搜索fmb-tour即可关注我们哟~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