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中国,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我是哪国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和Christ认识是在偶然的场合下,
我们约在一个咖啡厅喝下午茶。
出于礼貌的寒暄,我习惯问“你来自哪里?”
Christ回答:我是法国柬埔寨人。
我点点头,尽管他长着一张亚洲脸孔
但亚裔在柬埔寨金边这样的国际都市并不新鲜。
后来他迟疑了一会,又说,其实我是中国人。
我看着他,眼神里的好奇是来自于职业习惯。
再后来他停止用英文跟我讲话,转而说起了中文。
他说,其实我也说不清我来自哪里。
这是我采访的所有人里面,难得一见的吸引人的开场白。
Christ的中文流利,发音好过他说英文。
更多的时候,他说法语。(我见过他和他的法国朋友聊天)
当然他的柬语也不错
可以和当地人顺畅交流。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
对能流利说多国语言充满向往。
Christ苦笑,24岁年纪的他还有着稚气
只是说到来自哪里这个话题,似乎显得有点沉重。
Christ的父母是柬埔寨的华人第二代,
祖辈来自中国的汕头。
继承了汕头人的生意经
这对成长在柬埔寨的夫妇和很多华裔一样
经营着自己的饭馆生意
1975年红色高棉爆发
柬埔寨政治经济的动荡
让这对年轻的夫妇在法国一呆就呆了20年
他们孕育了三个孩子
Christ排行老二,1992年出生在法国尼斯。
随着柬埔寨政局的逐步稳定,经济开始复苏
1995年,Christ的父母举家搬回柬埔寨重新经营生意
年仅3岁的Christ被送到了柬埔寨的法国学校上学
从幼儿园到高中,他的世界只有学校和家。
父母严格的控制他的外出,
因为街上处处都是危险。
Christ在学校里讲法语,回家说潮州话。
他的朋友来自和他相同经历的各种外国人
学校里也没有一个同学是土生土长的柬埔寨人
Christ说:“我虽然在柬埔寨长大,但我真的算柬埔寨人吗?”
高中毕业以后
Christ和他的同学们一样,选择了去国外上大学
不同的是,Christ选择了去中国
他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血脉
他想要去寻找他的根
两年北京,两年广州的经历让他结实了更多的中国朋友
“可还是不一样,我还是跟他们不一样。比如他们喜欢去唱KTV,而我和其他西方留学生一样,我们更喜欢去CLUB里跳舞。我说我是法国人,就会赢得更多中国女孩的欢迎,而我说我是柬埔寨人,她们就会对我不屑一顾。而我又不能说我是中国人,我和中国人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说我是法国人?但其实我除了会说法语,我跟法国人也没有其他共同语言。柬埔寨人?我真的不像柬埔寨人,柬语也说的不太好。”
从中国的大学毕业后
Christ去了澳洲读MBA
这次我有幸能遇见他
是因为他有3个星期回柬埔寨度假
而在今天他已经又坐上了飞回澳洲的班机。
我去机场送他,看他潇洒离开的背影
似乎能看到他在澳洲跟新朋友会面
在介绍自己从哪里来的时,那一个毫秒的停顿
他却笑着跟我说
我很喜欢现在这样,去不同的地方,结识不同的人。
在行文之前,我一直在想要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套用了罗大佑的歌《亚细亚的孤儿》
我从来不谈国仇家恨,
如果不是认识了Christ
我大概不会对国家孤儿有什么概念
但却偏偏是这样的平凡人
让我重新对国与家有了新的认识
它不是明确的要去区分谁是谁
谁是哪国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不是要认清自己的种群
更不是要圈占小底盘,识别自己的民族成分
他是家的概念。
就像是一家人约定俗成的那些东西
你知道“事后诸葛亮”的意义。
你知道“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
但你可能不知道重庆话的“宝批龙”是在说什么。
对,因为我的家是中国,是中国的重庆。
当我在海外,如果有人跟我讲起家乡话,跟我讲“宝批龙”
我会油然而生的产生亲切,产生共鸣
可是Christ的家,或许只能是那间小小法国的学校。
那里有五湖四海的“孤儿”,但只有他们才是家人。
正因为这样,我想Christ是可贵的。
或许也是幸运的。
有着中华大家族的我们
太容易为自己建立一堵高墙,画一个小圈
将自己定义成定义的样子。
“我是中国女性,所以我应该如何……”
“我是山东的大老爷们,所以我应该如何……”
所以中国人很喜欢抱团,走到国外也只跟中国人在一起玩
我们“家”的概念太重,
我们的安全感太少。
然而其实人生没有“应该如何”
人生该有的姿态是发现更精彩的自己。
我们都是世界的孩子,
愿世界再也没有“孤儿”。




-END-



【一场只属于商务人士的交流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柬单网

微信号:khmernavi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